請登錄 下載全文
南通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
南通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
通政辦發〔2018〕87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示范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 (
國辦發〔2017〕73號)和《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 (
蘇政辦發〔2018〕17號)精神,推進物流降本增效,提升物流業發展水平,著力營造物流業良好發展環境,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簡化行政審批。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要求,在確保企業生產運營安全的基礎上,清理、歸并和精簡證照資質,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指導各地開展快遞領域在同一工商登記機關管轄范圍內實行“一照多址”改革。進一步簡化快遞企業設立分支機構備案手續,完善末端網點備案制度。嚴格落實快遞業務員職業技能確認與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脫鉤政策。
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工商局、郵政管理局
(二)完善證照管理和車輛檢驗檢測制度。貫徹落實道路水路運輸證件管理工作規范,推進年審結果簽注網上辦理。加快制定普通貨運車輛異地年審和駕駛員異地考核辦法。取消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駕駛員異地從業資格證轉籍要求。推進普通貨運車輛安全技術檢驗、綜合性能檢測和環保檢測結果互認,推動安檢、綜檢和環檢“三站合一”,有效杜絕重復檢測、重復收費。嚴格落實取消營運車輛二級維護強制性檢測政策。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港口局)、公安局、質監局、環保局
(三)確保運輸暢通。落實跨省大件運輸并聯許可全國聯網工作??茖W合理規劃貨車通行區域,完善貨車通行證制度,對需要進入城市限行、禁行區域的貨車,發放指定時間和線路的通行證。強化城鄉物流配送跨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完善城市配送車輛通行管理政策,統籌優化交通安全和通行管控措施。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港口局)、公安局、商務局
(四)規范公路、水路貨運執法行為??茖W合理設置公路超限檢測站。嚴格執行貨車超限超載違法行為處罰,實行由交通部門公路管理機構負責監督消除違法行為、公安交管部門單獨處罰記分的治超聯合執法模式,對貨車超限超載違法行為的現場檢查處罰一律引導至市政府批準設立的公路超限檢測站進行。積極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制定公路貨運、水路運輸處罰事項清單,明確處罰標準并向社會公布。加強重點貨運源頭監管,落實“一超四罰”措施。嚴格貨運車輛、船舶執法程序,執法人員現場執法時必須持合法證件,規范使用執法記錄儀等執法監督設備。公路貨運和水路貨運罰款落實罰繳分離政策,按照規定要求統一繳入國庫。完善公路貨運、水路貨運執法財政經費保障機制。進一步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完善貨運執法監督舉報平臺。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港口局)、公安局、水利局、財政局、南通海事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五)推進通關便利化。全面推進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實行“一次申報、分步處置”通關模式,推行“自報自繳”和稅收征管作業無紙化,簡化通關環節,提升通關效率。加快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積極推廣應用“單一窗口”標準版。鼓勵支持內河運輸企業探索開展內外貿集裝箱同船運輸業務。全面加強電子口岸平臺與各口岸和口岸管理部門的系統對接。
責任單位:南通海關、市公安局、交通局(港口局)、南通海事局
二、加大降稅清費力度
(六)優化車輛通行收費方式。全面落實貨車使用電子收費系統(ETC)非現金支付方式。繼續執行貨車通行費優惠政策,對持有“運政蘇通卡”的貨運車輛享有通行費優惠10%的政策,延續到2020年12月31日。繼續嚴格執行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免收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產品車輛通行費。繼續執行中歐班列通行優惠政策,落實中歐班列貨物進出南通主要鐵路裝車點和集貨點的公路集裝箱運輸車輛免收過路費等扶持政策。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港口局)、物價局、財政局、經信委
(七)降低水路運輸收費。全面清理涉及水運的各類收費,規范過閘費等收費項目。繼續執行交通船閘過閘費、水利船閘過閘費(不含經營性船閘)在現有征收標準上分別給予20%、10%的優惠政策,延續到2020年12月31日。對集裝箱貨運船舶過交通船閘、水利船閘免收過閘費。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港口局)、水利局、物價局、財政局
(八)做好公路水路通行費等營改增相關工作。落實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發票開具工作實施方案,落實國家增值稅抵扣政策,做好經營性道路、橋、閘通行費增值稅抵扣工作。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港口局)、稅務局、財政局
(九)清理物流領域不合理收費。及時落實國家、省關于物流領域清費降本減負的收費政策,加強收費監管,嚴禁不按政策標準收費。落實國家港口收費計費辦法,清理口岸收費,免除查驗沒有問題外貿企業的吊裝、移位、倉儲等費用,降低集裝箱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港口局)、物價局、經信委、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十)落實物流相關稅收政策。按照國家統一部署,貫徹落實好交通運輸業個體納稅人異地代開增值稅發票管理制度,做好納稅宣傳和代開發票服務工作。用好江蘇政務服務網,加強與稅務系統對接,為個體納稅人提供網上納稅申報服務。按規定全面落實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半征收優惠政策。
責任單位:市稅務局、財政局
三、提升樞紐通道物流服務能力
(十一)加強跨區域物流通道建設。重點推進過江通道建設,增強過江通道能力,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和關鍵物流節點功能。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交通局(港口局)、經信委、商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十二)打造一批重點物流樞紐。以南通作為“國家二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江蘇省省級區域性物流樞紐城市”為契機,合理布局物流節點,充分發揮南通市“海進江”“江出?!钡膬瀯?,推進長三角區域港口群的深度合作與互通互聯,借力上海自貿區成為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對外開放的新引擎。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交通局(港口局)、經信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十三)加快完善物流集疏運體系。加強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等基礎設施建設銜接。依托重點港區、多式聯運樞紐、物流園區和重要空港等節點,推進入園、入港區鐵路專用線、集裝箱多式聯運設施、內河集疏運航道建設以及航空貨運站的改造擴建,進一步提升中轉聯運設施功能。推進交通、郵政融合發展,在主要交通樞紐規劃建設一批郵件、快件集散處理中心、轉運中心等基礎設施,民航、鐵路等運輸部門要為快件運輸開設綠色通道,提供優先服務。進一步落實國家利用車購稅等相關資金支持港口集疏運鐵路、公路建設的相關政策,暢通港站樞紐“微循環”。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港口局)、發改委、鐵路辦、經信委、郵政管理局、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十四)提升鐵路物流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鐵路貨運量占全市貨運總量的比重。加快推進海安、平東鐵路物流基地建設,重點推動解決鐵路運輸“最后一公里”問題。大力發展鐵路集裝箱多式聯運,統籌布局鐵路集裝箱辦理站和還箱點,加快形成點、線、網相互協調、技術設備先進、功能完善的鐵路集裝箱運輸網絡。支持鐵路運輸企業與港口、園區、大型制造企業、物流企業等開展合資合作開行貨物列車,積極推動港口、園區鐵路自備線資源開放共享。充分依托南通地區鐵路運輸優勢,引導電商、快遞企業與鐵路部門合作,試行電商快遞班列。鼓勵企業自備載運工具的共管共用,提高企業自備載運工具的運用效率。大力推進物聯網、無線射頻識別(RFID)等信息技術在鐵路物流服務中的應用。落實《江蘇省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2017~2020)》,提升我市中歐班列品牌影響力。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經信委、交通局(港口局)、商務局、鐵路辦、郵政管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四、推進物流信息化標準化建設
(十五)推動物流數據開發共享。依托省、市大數據中心,推進公路、鐵路、航空、水運、郵政及公安、工商、海關、質檢等領域相關物流數據對接和開放共享,加快開展物流大數據應用示范。加強物流信息資源整合,推動跨地區、跨行業物流信息互聯共享,推進各物流園區之間實現信息聯通兼容。
責任單位:市經信委、發改委、交通局(港口局)、郵政管理局、商務局、公安局、工商局、質監局、稅務局、南通海關
(十六)加強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加快物流業與互聯網融合,落實《江蘇省企業互聯網化提升計劃》。鼓勵建設物流公共服務云平臺和物流行業特色應用平臺。
責任單位:市經信委、發改委、交通局(港口局)、